107年12月14日(星期五)下午3點至4點,本會課後輔導陳俐瑩老師於石門國小進行「生命教育」課程,介紹單元主題-「尊重生命」,在觀賞影片之前,跟同學分享為什麼要尊重生命,並說明尊重生命的做法有哪些?
        童年時期是個人形成道德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因此也是建立和培養對動物「同情共感」同理心的重要階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若未能學到以愛心對待動物的觀念,將來可能造成人格及行為發展的偏差,而動物保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讓尊重生命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課程內容說明如下:

有許多父母擔心自己孩子養寵物的熱忱總是「三分鐘熱度」,到最後變成大人在照顧。更糟的是,有些還遭遺棄,或因沒有好好照顧而死亡……,當孩子有想養寵物的念頭,就是一個生命教育的開端,而這部影片主要是讓學生知道養寵物不是單純滿足「好玩」的心態,或停留在覺得「好可愛」的情緒層次,而是明白擁有寵物就像是「交朋友」,必須要學會尊重、珍惜,這就是正確的生命態度。

當學生開始對動物有興趣,想要照顧好牠們並建立好關係,就要先從學習寵物的肢體語言、表情及眼神去揣測、了解牠們的意思,也要從生理特徵去判斷健康與否,從照顧寵物的過程中,培養觀察力、同理心、體貼與照顧他人的能力。

影片中藉由寵物的成長與死亡的生命歷程,間接讓學生了解悲歡離合的感受,進而尊重生命本身的價值,同時培育溫暖友善的人格特質,及正向積極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