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教務中心的老師每個月都會參加社會局小衛星兒少及家庭社區支持服務會議,開會的同時也安排了一系列的課程來強化老師的專業知能,本次主題是「創傷知情教育」(Trauma-Informed Education)旨在理解創傷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行為,並根據這些理解調整教學策略,為學生創造更安全、更有支持性的學習環境。
透過講師的分享,身為老師應該確保課堂和學校環境是心理安全的,學生在這裡能夠自由表達自己,並且知道他們的情緒和經歷會被尊重和理解;讓學生知道,他們在有需要時能夠尋求幫助,並確保學校設有支持性的心理輔導服務。
除此之外建立信任關係是創傷知情教育的關鍵。教師需要表現出真誠、同理心,並且給予學生關注和支持,讓他們感到安全,從而更好地參與;並根據學生的情況、需求調整課程進度或作業要求。對於那些有創傷經歷的學生,給予更多的耐心和支持,必要時可能需要減少壓力,避免學生感到被過度要求。
創傷知情教育的實踐不僅是對學生個體的支持,更是對整個教育體系的一種轉變。當我們能夠從創傷知情的角度理解和處理學生的行為時,就能夠幫助學生克服挑戰、發揮他們的潛力。創造一個支持、理解、充滿愛的學習環境,以幫助學生走出創傷,為他們的未來鋪設穩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