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自然生態探索<
最新消息| 課程總覽| 師資介紹| 課程回顧
上課地址:
253 新北市三芝區民生街31號3樓 (埔坪民生市民活動中心)
指導單位: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 電話:02-2636-1278
協辦單位:
新北市三芝區公所、
新北市仁慧社福協進會、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沐蓮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最新消息

目前尚無最新公告。

課程總覽

專案 日期 時間 時數 形式 講師 課程內容
新生活1 6/2 (已結束) 0930~1230 3 室內 陳超仁 社區林業及生態保育
新生活1 6/2 (已結束) 1330~1630 3 戶外 陳超仁 海濱植物生態踏查
新生活2 7/7 (改7/14已結束) 0930~1230 3 室內 周正義 認識三芝的梯田
新生活2 7/7 (改7/14已結束) 1330~1630 3 戶外 周正義 橫山大坑水梯田踏查
新生活3 7/21 0930~1230 3 室內 吳思緯 守護三芝溪流
新生活3 7/21 1330~1630 3 戶外 楊萬成 八連溪生態步道
新生活4 8/4 0930~1230 3 室內 周正義 三芝傳統植物利用與產業發展
新生活4 8/4 1330~1630 3 戶外 周正義 從三板橋到大屯溪的藍靛古道
新生活5 8/18 0930~1230 3 室內 周正義 三芝石滬與藻礁
新生活5 8/18 1330~1630 3 戶外 周正義 番社后文史與生態探索
新生活6 9/1 0930~1230 3 室內 周正義 後厝港與牛車寮的前世今生
新生活6 9/1 1330~1630 3 戶外 周正義 牛車寮地質環境教育
新生活7 9/22 0930~1230 3 室內 李鴻圖 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及案例介紹
新生活7 9/22 1330~1630 3 室內 李鴻圖 三芝當季當令的飲食文化與食農教育

師資介紹

陳超仁

行政院林務局保育科長退休、社區大學講師、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生物多樣性保育講師、社區林業專任講師

李鴻圖

台灣樂活有機農業協會創會理事長、台灣首座有機農產品物流中心創辦人

周正義

小雞籠文史工作室負責人、淡水社區大學「認識三芝」課程的講師、淡江大學資傳系合作進行「臺灣北海岸石滬文化」研究。

吳思緯

新北市三芝關懷社區協會第7、8屆理事長、新北市三芝關懷社區協會執行長、新北市三芝區農會會務部及保險部主任

楊萬成

新北市三芝關懷社區協會監事及友善環境耕作稽查組長、新北市三芝區安康社區發展協會監事

課程回顧

6/2(一) 陳超仁 老師 【社區林業及生態保育】
地點:三芝區埔坪民生市民活動中心

 

 

課程摘要:

自然生態探索-生態保育概念,認識三芝人文與生態以及本計劃目標。


6/2(一) 陳超仁 老師 【海濱植物生態踏查】
地點:三芝雙連石滬保護林

 

 

課程摘要:

講解及認識三芝海濱多種植物、介紹各類保安林。


7/14(一)颱風補課 周正義 老師 【認識三芝的梯田】
地點:三芝區埔坪民生市民活動中心

 

 

課程摘要:

課程重點介紹三芝地形、氣候、社區文史發展,特別講解文化地景梯田當前的各種風貌,讓我們了解梯田的種類、水土保持及地下水流、水源,同時認識三芝溪流大坑溪、八連溪、陳厝坑溪、埔頭坑溪流域的灌溉分佈。


7/14(一)颱風補課 周正義 老師 【橫山大坑水梯田踏查】
地點:橫山大坑

 

 

課程摘要:

實地到橫山大坑水梯田,觀看梯田現在風貌及說明過去的景象,老師也講解睡蓮和蓮花的異同及說明水源保護區流向的路線。特別前往1870年建成的成渠頂圳,它是三芝和石門的界線,接著又踏查到貝殼廟附近的儲水池,是兩地灌溉主要水源。整個課程讓我們充分認識三芝梯田的地理景觀及歷史的演進。


7/21(一)颱風補課 吳思緯 老師 【守護三芝溪流】
地點:三芝區埔坪民生市民活動中心

 

 

課程摘要:

講解三芝社區環境八連溪兩岸農村,從萎靡物種消失到改善萌芽、茁壯成長的過程,包含農村再生計畫,培根教育產業技術、生物多樣性、里山倡議課題、組織功能建立等,才有今日的成果呈現。同時介紹八連溪下游水源污染防治和上游的生態工法,溪流生態的保育。最後學員分組表達對三芝未來的展望及期許,每組都有良好的建言,充分表現對鄉里的熱愛與關心。


7/21(一)楊萬成 老師 【八連溪生態步道】
地點:八連溪下游

 

 

課程摘要:

沿著八連溪踏訪農村生態之美,活動一開始由老師分享福德正神的趣聞趣事,隨後進入植物導覽,認識各式各樣的花卉與農作物,包括具特色的姑婆芋、嬌豔的牽牛花、常見的筊白筍、粉撲花及金針花等,深入了解它們的生長特性。 接著,老師講解螢火蟲雌雄外觀與習性的不同,並介紹古代稻田中常用的各種農具,讓大家對傳統農耕生活有更深刻的認識。 爾後來到老師親自施作的農園參觀,園中的大象石獅子,與種植著的帝王芭樂及空心菜。最後,老師開放學員親自採摘空心菜,滿載而歸,為本次生態農村之旅畫下圓滿句點。


8/4(一)周正義 老師 【三芝傳統植物利用與產業發展】
地點:三芝區埔坪民生市民活動中心

 

 

課程摘要:

講解三芝產業與生活植物,經濟作物包括茶葉、藍靛、薪材(相思樹)、番薯、香茹、箭竹等及生活用農具、藥材,老師都詳細說明, 同時介紹三芝史觀從1735年至1945年的歷史流程,在信仰方面有尪公、大道公,當地民俗所舉辦的活動,學員真的收獲滿滿。


8/4(一)周正義 老師 【從三板橋到大屯溪的藍靛古道】
地點:三板橋

 

 

課程摘要:

首站車埕三清殿介紹許信良家族產業,是三芝最早種茶樹的地方,當地種了很多相思樹因為樹葉有存清熱解毒、利尿、止咳化痰功效, 樹幹非常堅硬,木材可製火車路軌枕木,日治時期日本人廣泛種植又稱台灣紫檀,而後到三扳橋、三級歷史古蹟,由三塊石板所建,是完整的唯一石橋,橋下是大屯溪,上游是小觀音山。在福惠宮遇到里長,老師順便介紹箭竹筍種植,採收方法等,終點站來到鹿角坑生態區石路,當時為了檢火山熔岩石、玄武岩而開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