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入宅評估服務112-09-10

物理治療入宅評估服務112-09-10

      協會定期關懷訪視我們服務對象,了解個案目前的狀況。後疫情期間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資上的支持,陪伴他們勇敢面對生活的每一天,以達到家訪的目的。

三芝區-鄒O薇- 獨居

      案主髖關節因缺血性壞死,後又處理不當引發骨髓炎,前後開刀10幾次,現在從床上起身需要先坐在枕頭上,而且需嘗試接近五、六次才能成功。案主自述因內有金屬從髖至膝,因此造成右膝無法屈曲。

      在與物理治療師敘述自己的狀態後,物理治療師觀察案主尚可以做出許多的抗地心運動,案主偶會使用助行器至樓下行走,但很容易疲累尤其是手部,又因累了無處可以休息,所以就減少了行走的意願與次數。

◉建議案主可以做坐姿平衡的練習:

肌肉張力/力量:雙側肢體活動約有3分的主動能力,肌耐力不佳。

重量運動:水瓶重量約300cc或是彈力帶,做出上舉、橫向等抗地心動作。剛開始時案主會找理由,說做運動時肩關節會痛(不想做),在物理治療師的陪同下多次的練習及增加高度時,案主就未再說會痛了,治療師提醒案主現在的角度己增加,而她未再感覺痛的原因表示,此運動對她來說是適當的,請她平時能夠多多的練習,這對於行走上會有很大的助益,希望日後案主能夠慢慢地走出家門,再次感受到行動自如的快樂。

淡水區-李O通-視障

      案主因糖尿病病變導致視網膜剝離而完全失明,而且得長期洗腎,案主感到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平衡不佳,四肢末稍的感覺不佳,肢體末端是冰泠且麻木,在家需要移動時時全仰賴案妻的幫忙。

      案主的平衡度:案主坐姿下可做到腹肌與腿肌同時抬起放下,坐到站起,可以扶物後自己站起來。

      在行走方面:從坐到站起後,需由家人帶領(扶著太太的肩膀)可以在家中行動無礙,太太會給予方向與需要的動作指引,但無法長遠行走,體力會不支。

      物理治療師到宅評估後給予案主坐站姿平衡練習:小腿以下肌力僅有約2~3分肌力,無法靠牆做出踮腳跟的運動,改為坐在沙發中做單腳或雙腳的踮高運動,可以在椅中做出踮腳跟運動。但角度也不大,故鼓勵案主在家中坐著時要多做此運動,把小腿肌肉訓練出來,才能有持續行走能力。

      四肢末稍的感覺不佳現象,治療師提醒案主要控制血糖,以減輕麻木等感覺不適。對於今日物理治療師到宅給予指導及建議,案主非常的感謝,因為本身出門並不方便,能有這樣的服務對於案主來說真的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石門區-紀X 和–獨居

      案主現年71歲,因曾中風過,行動較為緩慢,在家中扶著桌子邊緣可以慢慢行走。因有帕金森氏症,會有手抖的情形。 其他還有糖尿病、末梢神經等疾病,雖有服用藥物,但不是很穩定。案主應對頭腦算是清楚,只是在口語表達上比較不流暢。案主現在雙腳較為無力,需要回診時仍需藉由拐杖輔助。

      案主的上肌體功能尚可持扶物站立的情形,身體背後的僵硬需要以復健動作來調整其不協調的力量,案主希望物理治療的運動可以幫助自己膝蓋不會那麼疼痛。物理治療師先以二大方向做為訓練

一、大腿肌力的訓練: 大腿伸張運動,坐在一張穩固的椅子,單腳抬膝,往前上提伸直,腳板往上勾,維持10秒,兩腳交叉進行,重複2至3次。

二、腳踝靈活度的訓練:

      「腳撕報紙」是一種物理治療練習,幫助增加腳部的肌肉力量、穩定性和控制,這種練習可以用來幫助提高腳踝和小腿肌肉的強度,建議案主每日早中晚各做一次﹐時間視個人狀況增加﹐但是不要讓自己感覺到累。

      對於平常時只有一個人在家的案主,住家位於較偏僻的山區,前面都有寬廣的空地,空氣也特別的好,建議案主每日都能夠自行做練習,不僅可增進行動的安全,對於身心也有很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