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入宅評估服務112-10-07
協會定期關懷訪視我們服務對象,了解個案目前的狀況。後疫情期間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資上的支持,陪伴他們勇敢面對生活的每一天,以達到家訪的目的。
金山區-黃O昌- 獨居
案主73歲,經濟狀況不佳,家庭支持度亦非常低,有子女皆無來往,所幸平日有好鄰居熱心的幫忙與日常生活上的協助。案主有帕金森氏症,平常也有在服用心臟病、氣管擴張、高血壓等藥物。
物理治療師入宅指導復健,主要針對改善案主軀幹的柔軟度及駝背情形,,建立良好的姿勢.以及增進重心轉移和跨步的能力,促進案主行走的安全性。
首先面對牆面站立,手橫跨身體中線,觸碰牆面標誌,隨著重複活動,軀幹緊繃度有呈現下降。
站姿訓練:轉動頭部和身體注視後方,個案在練習數次後,身體轉動角度有增加。
觀察到案主喝水甚少,鼓勵適時補充飲水;當日衛教足踝運動,以增進下肢循環及關節柔軟度,鼓勵平日可做,並減少久坐不動的慣性。
看見案主認真配合的學習,相信未來的道路會充滿希望和可能性,鼓勵案主繼續堅持,因為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充滿了潛力和奇跡。
三芝區-盧O樹-獨居
案主現年63歲,獨居,多年來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大約在4年前中風,行動不便,一年前有裝支架。案主中風後雖可行走但多次跌倒,目前也有尿失禁的問題。上個月案主又發生跌倒的情形,送醫返家後,目前使用四腳拐,行動平衡度不穩且緩慢。
物理治療入宅為案主做訓練左側肌力的訓練,雙腳耐重訓練及床邊運動。
(一)床邊運動:教導案主在床上如何翻身、移位,可訓練案主運用好側的肢體,也可以減輕照顧者在協助照顧的負擔與避免壓瘡的產生。
(二)踮腳尖運動:站姿下,雙手扶著穩固安全的椅背或桌子之類的平面,支撐身體重心避免跌倒。保持上半身挺直、膝蓋打直,踮起腳尖,把身體重量放在腳指頭,再慢慢把腳尖放下,腳跟回到地板,反覆練習。
物理治療師為案主提供康復教育,教導如何自己進行練習,以及如何護理自己,康復過程是屬漸進式的,需要時間和努力,但可以改善案主的生活質量並提高他們的功能。
石門區-楊X華 –獨居
案主獨居﹐身體狀況不佳,在進行髖關節手術之前就已經使用四腳助行器行走。獨居長者最擔心的是跌倒問題,案主就是在數月前收衣服時不慎往後仰跌,造成腰椎數節骨折,術後經休養並由協會提供營養補給品補充體力,目前進步的狀況十分明顯。
為了讓案主能夠有更好的行動力,物理治療師都會於訂定的時間到府為案主做物理治療的指導。
(一)下肢運動-以抬髖、伸膝及踝關節主動性的運動做練習。
(二)站姿運動-以扶物抬腿運動及踮腳運動為主。
物理治療師所指導的這幾項運動,都是能夠幫助長者加強膝蓋周圍的靈活度,更有助於提高關節的穩定性和功能,減輕膝蓋無力的症狀。
建議案主利用每日早上和黃昏時間外出行走運動,增進社區的人際互動。曬太陽亦可增加維生素D 的生成,還有助於維持肌肉及神經的正常生理功能,最重要的是養成規律性活動,有助於正向情緒的提升,保持充實和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