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入宅評估服務112-10-22

物理治療入宅評估服務112-10-22

     協會定期關懷訪視我們服務對象,了解個案目前的狀況。後疫情期間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資上的支持,陪伴他們勇敢面對生活的每一天,以達到家訪的目的。

 石門區-O-獨居

     案主喪偶獨居,有心臟病及膽固醇的問題,兒女不常來探視,平日除了到田裡種菜外,其餘時間有時會坐在騎樓下和鄰居聊天,案主有心臟問題/血壓不穩/攝護腺腫大藥物副作用的問題,又因尿酸過高,腳踝紅腫、疼痛,除了去醫院檢查拿藥服用外,物理治療師到宅指導案主做一些能夠舒緩的運動,

    腳部撕報紙:利用腳趾撕報紙的訓練是建立在生理學和復建原理的基礎之上,主要是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減輕疼痛、增加肌肉強度和恢復功能。

    適度的伸展:手扶椅背,雙腳輪流向後彎曲抬高,進行適度的脚部伸展可以帮助減輕緊張感,提高關節的運動範圍。

    居家自我運動:幫助增加肌肉強度、靈活性和改善運動功能,建議案主每天花一些時間進行這些運動,這都能幫助案主舒緩一些的不適感,漸漸也能恢復到較好的狀態。

三芝區-O-年邁病弱

     多年前因脊椎與神經疼痛,案主只能整日躺著或臥床,久而久之又造成尾椎的壓傷潰爛,使得案主沒有體力和精神去處理家中的一切事務﹐。    

     為了能夠舒緩不適,首先訓練坐姿,及雙下肢外展運動,右下肢稍顯無力(案主表示下肢疼痛沒力氣)。.

    坐到站訓練-提示站起步驟,臀部坐椅面一半,身體重心前傾,抬臀離開椅面,案主努力執行,仍需給予輕度協助。

    站姿耐力訓練及姿勢矯正-提醒案主腹肌收縮,身體保持直立,,雖只能維持10秒,但這都是循序漸進的訓練,以案主能接受的程度為主。

鼓勵案主持續上肢肌力運動,保持日常功能性能力。

提醒案主避免久坐不動,需移動臀部減壓,因感覺遲鈍,需注意皮膚是否受損。

      其實不論年齡如何,重要的是保持積極的態度和毅力,每一項的訓練都是向康復更近一步,而堅持和努力將會返還更多的自由和生活品質。

 石門區-O-獨居

  案主因右膝退化性關節炎,手術後至今無法長距行走,活動因而受限,又年輕時有五十肩到目前雙上肢皆無法抬高。

      物理治療師到宅指導,首先是增加肌肉動作的控制,與關節主動性活動,減輕雙下肢水腫與安全行走。同時減輕肩關節的不適感。

      指導案主利用家中高背椅練習肌力活動,如坐、站姿下的踝關節踮腳尖蹺腳板的活動,初時案主不會做踝關節的活動,待數次練習後開始可以自己做到,因案主可以自己行走,故鼓勵案主扶著高背椅做站姿下的踝關節活動運動。

     下肢大肌肉群運動:站姿下前、上、後、側抬腿等活動,案主的肌力與平衡稍有不佳,持續動作數次後即出現微流汗的現象,慢慢的案主可以準確做出活動,並進而成為功能性活動,如抬高腿向前行走,進步到腳尖行走(平衡),雖然動作稍有不穩在數次後可在家中來回走數。

  利用家中的牆壁做半蹲站肌力運動,推牆及手指爬梯向上運動,協助雙上肢主動性肌力運動。

   案主很感謝提供物理治療師到宅的服務,期待透過一系列的復健運動,對於行動方面能夠有所改善,生活也能趨於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