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images

志明的故事 我原本在父母面前是一個樣,出外又是一個樣。以前在家我很不自在,是不說一句話的人,但是現在我卻能有事就和爸媽談,讓他們知道我的一切。 我是一個有很多秘密怕人知道的,但我現在卻很喜歡和同事、爸媽分享。分享過後我覺得我腦袋空間多了出來,也有新的啟發。 從小因哥哥做生意失敗,使得整個家背負債務。父母忙於賺錢還債,對我們疏於管教,所以我從小都到處玩耍,常常玩到忘記回家。國小五年級就在爸工廠打工,賺零用錢,直到國中畢業就去姐夫工廠上班。 直到當兵退伍回來,姐夫工廠就收起來了。於是我就跟三哥到湖口上班一年,後來適應不良,就回來找三姐。因為父母兄弟都不管,我要一肩扛,所以便和朋友合夥做代工,結果因壓力太大得了憂鬱症,後來變成躁鬱症,於是開始狂向銀行借錢,到處花錢,不回家到處遊蕩。 後來被家人帶到八里療養院住院兩個月,前後共四次。第四次出院是97年11月30日,本來還是呆滯的狀態,每天只知吃飯、睡覺。 就在一天,四姐的女兒來家裡玩,小姪女的第一句話就是---< 舅舅你只會吃飯、睡覺 >,我才驚醒,開始尋找我能做什麼? 才發現家裡只有爸媽賣菜微薄的收入,家裡快沒錢可用。我就擔心的無法入睡,直到阿姨說新生活農場有缺人,我就趕緊詢問,所幸農場是新生活促進會所經營,樂於扶持弱勢的身心障礙朋友,等到97年2月份通知2月20日上班,這時我心中的大石才落下,整個平靜下來。 我的個性缺失包括---沒有耐心、緊張、三心二意、怕別人批評、憂柔寡斷、害怕人多的地方、記憶不好還有很容易生氣、不滿、被動、容易自得意滿。對於所聽、所看、所想到的,不停地繞著問題運轉著,往往無法自拔。 農場中常有來往遊客,剛開始我的心都想逃避,做起事來很不自在。但是現在看多了就比較平靜,一晃眼已過近2年,與同事相處融洽,只是還不能和客人對答如流。但如今已讓我慢慢地跨出了人生一大步,接受了很多技能學習,像是種菜、修水電、刷油漆、建甲蟲館、使用割草機---等等。 我們羅老師偶而會把我們聚在一起,談一些心理分析的話,讓我收穫良多。在這裡工作,耐性也變得比較強了。羅老師還說---要知足的活在當下,我就比較不容易生氣,變得滿足自在、快樂些。協會社工也提供一些方法,讓我不再繞圈圈過日子。 現在的我衷心企盼,未來能將在農場中所學的各種技能,充分展現在往後的人生規劃,如此才能好好奉養雙親。 在姐夫工廠上班的時候,我跟姊姊的感情很好,所以我很依賴我姐,有什麼事我姊都會幫我處理,所以後來我變得什麼都不懂,沒有我姐我就變得很脆弱。後來我姐不知道為什麼就跟我們斷了音訊,我就變得沒有後盾,全靠我自已。所以在農場裡看到大家都很堅強、積極,我就變得比較獨立,開始去吸收很多知識,也比較聽得懂別人說的話和想表達的是什麼,比較不會那麼容易受傷。所以一個健全的環境,可以讓人有向上的力量。 農場讓我感覺心裡充滿積極向上的能量,培育我們各種技能,試著讓我們獨當一面,使我們將來能擁有自已的農場。 未來期望,農場能永續經營下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