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定期關懷訪視我們服務對象,了解案家目前的狀況。疫情期間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資上的支持,陪伴他們勇敢面對生活的每一天,達到家訪的目的。

三芝區-陳X珠-獨居

     每次送餐到阿嬤家時,最常見的場景是見她獨坐在客廳,目光總是向著門外若有所思,寂靜的山區除了偶爾有車呼嘯經過之外,基本上都是非常的寧靜。

     阿嬤已經85歲,案夫往生多年,因案夫常年酗酒對家庭完全不負責任,以至於所有的房產變賣一空,阿嬤只能咬著牙靠著自己將子女們拉拔長大,提起那段日子,對阿嬤而言真是苦不堪言。

     40年前的一場車禍奪去了正值壯年的大兒子性命,阿嬤那撕心裂肺的痛,是經過了無數的漫漫歲月,才讓這記憶稍稍減退。

     原以為就要安心的過日子,誰知在這幾年間二兒子因肝癌過世,小兒子遺傳自父親酗酒的惡習,在三年前也過世了,一連串的苦難,讓阿嬤原本擬好的老年生活劇本卻也因而改寫。

     阿嬤總是把情緒壓抑到最低,在人前微笑以對,但常在不經意時,淚水依舊不聽使喚地流下來,我們一直以為在她的心裡,時間可以沖淡這一切,結果並沒有。

     阿嬤常倚在兒子生前住的房門外發呆,我們知道其實喪子之痛是不會消失的,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回憶當中,回想起那曾有的美好與一切,兒子們喊的一聲:「媽媽」,也只能永遠封存起來。

     要怎麼樣走出這一輩子的痛和面對永遠缺失的那一角?但是若能在回憶過往中得到一絲絲的慰藉,感覺到兒子們一直活在阿嬤的心底,回憶也許要比遺忘來得好吧!

 台北區-鄭X金-低收

      若說這是一個家,不如說是一個僅可以安睡的地方而已,在市區一間公寓的加蓋頂樓,住著案主和14歲的案兒,極度狹小的空間對案主來說,能夠方便帶著案兒到醫院回診的方便性就已足夠。

     案兒因幼時的一次看似感冒徵狀的高燒,卻在案主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嚴重到需要氣切,這也就註定這一輩子案兒從此癱臥在床,生活上必須仰賴旁人的照料。

     案主因需照顧重癱的案兒,根本無法外出就業,每天必須隨時在側協助案主抽痰,餵食,擦澡等生活照顧,圍繞在這些事上面打轉的案主,漸漸地與社會產生了距離。

     案主未婚育有二女一男,當初與案男友因為案兒的醫療處置問題產生極大的意見分歧並口角不斷,在意氣用事之下決議分開,從此案主一人扛起這重責大任,案男友並非無情之人,每月依自己的能力所及提供些許的生活費,但隨著大環境的因素,又自己也再組一個家庭之後,能提供的援助就更有限了,為了不打擾案前男友的生活,案主現在連打電話請求幫忙的勇氣都沒有。

     案主沒有可預見逐漸輕鬆且有正向回報的時間性,照顧案兒就像孤獨地行走在茫茫沒有盡頭的荒原,但是案主卻沒有因此而怠懈過每一天,只是不願日後將這責任再轉移到案女身上,因此案主認真的思考起案兒之後的安頓處。有時一個正向的轉念,真正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放棄,而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三芝區-鍾X豐-低收

     前幾個月一個突如其來的暈眩,讓案主直接癱倒在地板上,當下的案主使出最大力氣跟孩子說:「快去找人來幫忙,爸爸已經沒有辦法起來了。」,孩子機靈的向鄰居求救,即時叫了救護車將案主送到醫院,醫生判定是中風了,即使在案主瞬間倒下的那一刻,依然不斷反覆地想著:「我不能倒下,我不能倒下,我倒下了孩子該怎麼辦?」。

     案主喪偶是三年多前的事,因與案兒相差近60歲,其實心中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還能陪伴孩子多久?案兒有過動及癲癇的狀況,每天眼睛一睜開就無法安安靜靜,不是拿著長棍耍著玩就是邊打起響板邊唱起京劇,問題是這些遊戲還必須拉著案主一起來配合,有時當起觀眾給予掌聲,有時則是當成對手一起看誰的武術高強。

     中風後的案主,較幸運的是除了行動稍微緩慢些外,一切都還如常,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這對父子就像一道光,互相照亮著彼此,在這條道路上,一同欣賞倆人的風景,一同過著倆人所謂的生活,在一切變好之前,也許總要經歷一些不順心的過程,而現在父子倆相互依靠的平凡卻是最溫暖的樣子。  

三芝區-練X玉-一般

     案主育有3女,因案長女患有輕度精神失常,婚後與其夫相處不睦,造成家暴事件不斷的發生,案長女訴請離婚後將3個小孩帶回寄養在案主家,隨即離家至今行蹤不明。

     案主與案夫是在工地做臨時粗工活,收入本就不穩定,案主尚有高齡94歲的婆婆需要奉養,一家子的生計全靠案主夫妻倆到處打零工賺取。

     案主一手將三個案外孫女撫養長大,原以為就要苦盡甘來,誰知長大後的案外孫女卻一個個的像脫韁的馬匹漸漸地失去控制,其中案長外孫女離家數年音訊全無,案主費盡心思也遍尋不著,最終只能期盼會有那麼一天等到倦鳥歸巢。

     辛苦了大半輩子,所有的心力全用在撫養案孫女的身上,無奈得到的結果卻是與所想的背道而馳,當想著自己因長期從事苦力的工作,造成身體上許多的損傷,如今面臨這樣新的課題,不僅勞心更是傷心。

     其實隔代教養不但須面臨體力和經濟的考驗,這其中還存在著許多的隱憂,孩子在父母都缺席的成長歲月中,或許心裡也有很多的想法存在,因為錯的起點並不是孩子。

     凡事都會有過去的時候,再回頭看看經歷過許多磨難的自己,會懂得原來萬物皆有裂痕,但要相信那也會是光照進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