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人士篇來不姐的幸福 在一個春寒乍暖、夕陽西照的午后,難得地與來不姐促膝談心,一席交談聽她娓娓道來,自出生至今的生命歷程,令人百感交集,久久無法平復,或心疼或婉惜或傷痛,卻更有著讚嘆、佩服和尊敬!是怎樣勇敢、堅強、慈悲、善良的靈魂,才能在如此波濤洶湧、橫逆不斷的挑戰學習中,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難、突破瓶頸、奮力爬起再顯耀昇華!能與來不姐相知相惜、人生為伴,是多麼難得的人生幸福呀!回想起民國91年的10月,在學校擔任特教老師的我,由於學生障礙嚴重,每當校外教學時,人手嚴重不足,急需志工協助,方能順利舉行,因而主動與紳士協會聯絡,立即地獲得了協會的大力支持,每個星期均有5名以上的志工蒞臨學校,協助老師帶領重障的孩子們校外教學,學習社會適應及多元感官刺激和探索,而來不姐即是紳士協會每週必到,從不缺席,而且是每來一趟,均得早上六時出門,換乘4種班車,歷經2.5小時車程,才能趕至學校陪伴學生:就這樣風雨無阻地協助了老師與學生們整整一年,不但大家喜愛她,心中更是尊敬她,而我也從此與她建立起珍貴的友誼。 來不姐名字的緣由,即是母親期待不要再孕育女兒的意思,因此自小被領養,然而養父母家境貧困、健康不佳,使得來不姐不但無法獲得充分的營養成長,甚而自小學一年級開始,即擔負起沉重的家計,處處為他人洗衣、打零工,辛苦掙錢,以做為養母的醫療費用,既使課業表現突出,深獲師長同學的肯定與喜愛,依然因家貧而無法繼續升學,只能無奈地在小學畢業後,即至富有人家擔任幫傭,賺取養父母一家人的生活費,直至18歲時,依養母的安排結婚,才離開幫傭工作。然而人生的另一不幸卻又再次展開,先生不但無法平實工作,且身染惡習,積欠眾多債務,讓來不姐承擔解決,如今債務在備極艱辛努力下一一償還後,婚姻也隨著緣盡而仳離,從此來不姐孑然一身,但她不因自己命運多舛而怨天尤人,反之積極地投入建築工地工作,瘦小孱弱的身軀,毅然地承受起需要大量勞動付出的沉重工作,每天總在精疲力盡之下收班返家,如此辛勤的工作,其目的卻是想趁還能賺錢時,趕緊備齊存糧,好為將來志工角色的全新扮演而準備和鋪路。來不姐秉持著助人為樂、助人為人生首要目標的信念,一步一腳印地累積夠生活基本所需後,隨即投入社區巡守隊、基隆海巡潛水協會志工及理事、郵局、長庚醫院情人湖分院、基隆陽明文化藝術館、台北浩然敬老院、 新北市新希望關懷中心、基隆市政府電話問安服務、新北市單爸中心及在紳士協會中擔任基隆地區大隊長等常態志工職務,天天行程滿檔,不願錯過任何可自主安排為他人服務的機會,因自身刻骨銘心的窮苦生命經驗,使來不姐擔任志工服務的精神與態度,讓每個受其服務者,無一不感動銘記,悲他人所悲、苦他人所苦,因此陸陸續續獲得內政部頒贈金、銀、銅牌志工服務獎章以及基隆市政府志工金牌獎的肯定,雖然來不姐樂在志工的服務,並非未得獎而為,但在當今經濟掛帥的社會裡,像她般不重名利,僅知嚴以律己-縮衣節食,寬以待人.-博施濟眾的人,能有幾人呢?實在是鳳毛麟角,彌足珍貴,不僅值得被嘉許、讚揚,更值得被仿效與學習!來不姐深耕志願服務工作迄今15年有餘,15年來不分假日、早晚,即使是春節期間,亦不忘將愛心傳達給鄰近的孤苦獨居老人,為他們清理環境與送餐,深怕他們在年節時分,就食不便與無人陪伴問安的淒涼!來不姐常自言道:「從小至今,遍嘗人生酸甜苦辣,但無怨無悔,有的只是無盡的感恩,因為沒悲沒苦,哪來現在堅韌,勇敢與行願的力量呢?悲苦就是造就幸福的沃土與溫床呀!」說的是,幸福並非名利雙收、兒孫滿堂、身體健康、青春美麗,幸福是有能力讓自己事事開心,也能讓他人天天快樂,來不姐,有你的地方,當下就是洋溢溫暖與愛的幸福天堂!舉手之勞做公益 - 林志隆大哥和林大嫂台灣民間的公益團體在自籌財源的過程中,經常與社會經濟發展有正向關係,尤其近年來在金融海嘯的起伏中,更屢屢考驗著民間公益團體的人脈網絡和募款能力。 自新生活促進會創立以來,莫不以邁向自力更生的公益組織為目標,如此提供給弱勢家庭的服務才能穩定、長久地發展,因此在2011年,本會積極籌設電子商務平台,募集多樣化健康優良商品,期能在募款之外另闢財源,增加服務經費,讓更多弱勢庭受惠。在這過程中,林志隆大哥居功厥偉,在他的無私奉獻中,本會的電子商務平台已日具雛形,即將營運上路。志隆大哥從事農特產品召商、舉辦特賣會已十幾年,想知道哪一家的產品好吃、健康、有特色,請教他就對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願意無私的提供本會這方面的商品資訊,並且在忙碌的工作中幾乎每週都抽出半天的時間來參加電子商務會議,指導我們這群有熱情、卻經驗不足的工作者募集優良產品、成立商務平台。除此之外,志隆大哥還在每一場的特賣會盈餘中,撥出部分金額捐助給本會。原來在志隆大哥的觀念中,他認為行善要及時,不必等到有錢、有閒時再助人,那也許會遙遙無期,雖然這幾年他也感受到大眾的購買力下降,每場特賣會的盈餘也減少,但是他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在現下的生活中,用現有的能力助人。 志隆大哥表示,他看到本會創辦人楊宗仁理事長和羅老師都能在工作之餘為本會的服務對象無私奉獻,讓他深受感動。他也觀察到社會大眾的捐款資源,很容易流向個別災難事件或是大型社福團體,呈現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而小型的民間社福團體,在知名度不高、能見度低的情況下,募款更加不容易,但這並非表示小型社福團體提供弱勢族群的服務能力較低。因此他在深入了解新生活促進會的性質及服務成果之後,決定「出手相助」。 林大哥在賣場中服務客人時,態度非常的專業、誠懇,總是大方的請客人試喝他的各種醋飲,並詳細地為客人解說產品特性和功效。夫唱婦隨的林大嫂也是一位態度溫和、笑臉迎人的大姊,他們兩位對待一起闖天下的廠商,態度都非常的中肯,深獲廠家們的尊敬。林大哥提到這一群合作夥伴,都像認識很久的兄弟姊妹,自己當初找他們來組成特賣會,深覺對他們有一份責任感,因此若是當天人潮不如預期,林大哥會自動對廠家們減收場地費,寧願自己多付一點。這份對他人的體貼和柔軟的心,讓林大哥在商場上廣結善緣,本會能得到他的協助,真是太有福氣了!善盡社會責任的孫日輝協理 今年(2011)本會為了協助不便出門工作的弱勢家庭成員,也能賺錢貼補家用,特地結合了類似處境的朋友成立淨土工坊,開發出第一項在家工作的項目---折疊紙蓮花,幸好有幾家善心企業願意認購我們的紙蓮花,讓這些家庭有了一線生機,其中位處三芝在地的龍巖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愛心不落人後。開啟這項助人業務的是龍巖孫日輝協理,他客氣地表示與新生活促進會合作淨土工坊這項方案,只是延續龍巖董事長一貫的「企業回饋社會」之理念。 孫協理一路從龍巖的業務員開始做起,十幾年來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體會到生死因果的道理,他相信老天爺都知道人們在做的事,現在自己幫助別人,萬一哪天自己遇到危機,也會有貴人相助,這一份「善有善報」的信念,讓他在工作之餘不間斷地參加社會公益服務,例如到老人服務中心陪伴銀髮族做健康操、參加淨灘活動、捐血、參加反飆車和反吸毒等活動宣導、提供獎學金鼓勵弱勢家庭孩童奮發向上…等等,只要他能力及時間所及,他總是盡量付出。 因此當本會羅老師向孫協理提及淨土工坊的成立緣由與目標之後,他也覺得這是一項值得進行的方案。在親訪新生活愛心聯合服務中心和新生活農場之後,孫協理更清楚本會的助人理念和服務成果,尤其他看到弱勢家庭的孩子,在放學後來到本會的免費課輔班,認真的寫功課,並且鄰近大學的大哥哥大姐姐也加入志工的行列,來指導孩子們寫功課,這情景深刻地打動他的心,於是孫協理與部屬們決定加入本會助人的行列。他們除了認購本會的紙蓮花,更捐贈餅乾、泡麵、罐頭等乾糧給予本會,轉發給本地的弱勢家庭,這份善行義舉,讓受益家庭銘感在心。 孫協理很感念公司對他的栽培與肯定,他覺得今天能有這一番工作上的成就都是董事長給他的機會,所以他也願意追隨經營者踏實的腳步與誠信的理念,除了不斷提升服務品質,更要實現企業的社會責任,回饋大眾。當他看到本會的創辦人、同仁們無私的奉獻,以及深入了解弱勢家庭的處境之後,更引動他願意出錢出力。他深知地方資源少、募集資源不易的困境,因此孫協理期勉本會要將服務成果分享出去,畢竟社會上還是有許多人想奉獻、想做好事,只要結合更多善心助力,再加上新生活促進會這一份助人的熱誠與經驗,必能擴大對弱勢族群的服務,造福更多人。忙於助人行善的王譽增董事長 一踏入王董的公司門口,就能感受到一股隨手行善的氣息,許多公益團體推動的隨手捐發票、捐零錢的箱子、存錢筒,就擺置在每人都會經過的公司門口,隨時提醒著同仁和訪客:助人是隨時隨地可做的事,這就是王董在公司內部和朋友群當中帶動的助人習慣 事業有成的王董表示,自己在事業上能有今天的成就,並不是自己的功勞,而是老天爺幫忙!他所要做的事,就是讓這份福氣綿延下去,擴及到有需要幫助的人。王董今年50幾歲,經常捐贈物資和善款給予本會服務的弱勢家庭,遇到需要急難救助的個案,更是不吝付出。他說自小自己就不忍心見到別人受苦,只要自己有能力,就會想要幫助別人。王董的父親以前在糧食局工作,因此小時候常有機會跟隨父親去拜訪農民,父親總是千叮嚀萬交代,要他日後有能力時要好好照顧農民。悲天憫人的個性加上父親的囑咐,讓王董總是特別注意到弱勢族群的需求,他說現在每天都很忙,因為每天到處找善事來做。 10幾年前由於從事醫療相關業務的關係,王董觀察到一般民眾很少有管道獲取醫學常識和消息,當年的網路資訊不像現在這麼豐富多元,去看醫生時又沒時間讓醫師說清楚講明白,因此王董在公司內部率先投資數百萬元,成立資訊部門,免費替各個公私立醫學相關學會、醫生個人建立網站,宣導各類醫學常識,十幾年下來已經建立500多個網站了,從此民眾有了充足正確的醫學資料庫,可以了解切身的醫學常識,此舉造福民眾無數。例如當年有些新發現的病症都必須靠各地舉辦的醫學講座或會議去宣導,有了網路世界之後,護理人員不必再四處疲於奔命,可以省下交通出差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 王董回憶這段過程,打趣地說,當年業界的朋友對他做這件事很不解,常問他投資那麼多人力、物力、財力,是在做事業還是在做公益?但是在王董的觀念當中,他認為行善與事業兼顧,財富自然而來,這個理念也是他在開發產品時的核心價值,做生意賣東西,就要賣對人有幫助的產品。王董深信以前流傳至今的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因此他也廣邀朋友一起來行善助人,他的朋友們也很乾脆,就把錢寄放在王董那兒,看到有需要幫忙的人,就由王董全權處理。王董表示自己的個性其實很靦腆,如果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他通常都不好意思跟別人開口要求,若是為了幫助別人,他可就非常樂意到處邀請大家一起來做。 他回顧自己這一路走來的生命歷程,一方面感謝祖先的庇蔭,另一方面感謝父母親提供的教育機會,自己這一生的天職使命就是要來體驗人生的酸甜苦鹹,雖然父母過世前都因慢性病長期臥床,但是自己隨侍在側、為父親清痰洗身、接送到醫療院所看病治療…卻一點也不以為苦,反而對生老病死看得更透徹。這一份對父母親的感恩孺慕之情,讓他也喜歡親近老人、苦命人,寧可與他們相處聊天,也不喜歡花時間應酬。王董也勉勵大家,生命格局要放大,時時心存感恩,行善不必等到有錢的時候,只要有心助人,機會都在我們身邊,哪一天我們需要幫助時,自然會有貴人相助。!用良心、善心一路相挺的高姊 新生活促進會剛成立之初,人力、資源皆未到位,僅能憑藉創會夥伴的熱情,摸索發展方向。當時創辦人之一羅老師,即結識這一位熱心的夥伴高美琤女士,在她的協助下,引薦新生活結識了許多友善資源,開啟了本會服務弱勢的契機。 高姊是著名有機梅子品牌「祥記」的老闆娘,她繼承家業,將梅子的產銷發揚光大。自小看著父母親在嘉義中埔鄉的東興梅園農場用最自然、真心的方式照顧梅樹、釀製梅子,讓消費者吃得到梅子的營養,同時吃得安心,父母親常對她說:「如果自己都不敢吃的東西,怎麼可以賣給別人吃呢?人在做,天在看」。這些成長的回憶與企業經營理念,也成為高姊待人處事的守則。高姊對待土地和製作產品的理念,與本會推動的「守護大地、守護健康、守護弱勢」的信念可說是一致,因此本會一路走來,高姊一直支持鼓勵著我們,她知道在五光十色的現代社會中,要堅持一種良心與理想是不簡單的,尤其又要顧及生計營收,因為現在食品業加工技術五花八門,消費者常常只顧口味,無暇也無心顧及吃下肚子的食品到底健不健康,有沒有毒。因此她看到新生活農場在守護大地、守護健康的理念上,堅守供應健康蔬食的做法,深表支持。也正因為能夠感受我們的心,所以當她知道本會有困難而她可以幫上忙的時候,都是義不容辭的相挺。高姊覺得謹守「善的理念」,會讓願意行善的因緣聚足在一起,她也常引導自己的子女,人生除了工作讀書之外,還要多做利益眾生的事。高姊當年就讀專科學校時,曾參加服務性社團「窮人之友社」,在年輕的歲月中就接觸過許多弱勢族群,目睹生老病苦,也因而更珍惜自己的幸福。在經營企業的過程,她曾被倒會、合夥被坑、被騙錢,但是這一切反而讓高姊體會到要「放下」才能海闊天空,繼續向前,雖然這過程需要一段時間,並不簡單,但是生命原本就是個不斷學習放下的過程,放下煩惱、放下心痛、放下掛礙。最後高姊以一段話與大家共勉:做善事也要用智慧判斷,才會真正做對哦!